世界地球日 | 让鸟回来,让年轻人回来——湖南省南县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如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最佳药方,2020年9月28日,《关于湖南省2020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申报试点情况》发布公示了35个试点项目,探索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真正地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境内沃野如砥,生态秀美。耕地面积94.29万亩,人口65.08万人,是国家粮食主产县,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现在走进益阳市南县南山村,乡道宽敞平坦,太阳能路灯沿着乡道“列队”向前,路旁的生态渠里鱼虾嬉戏,水草从生态砖的孔洞中探头而出,村民三五成群坐在干净整洁的房屋前有说有笑,不远处的稻虾生态养殖塘里一只水鸟俯冲而下旋即又拉升高飞,宛如一幅乡村富美泼墨图。
然而早些年来,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南县优越的自然禀赋未能转化成对等的经济优势。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在这个横跨两省4市33县的经济版块中,南县处于核心位置。
为了利用好这个 “千载难逢之机会”,南县成立了位于南县南郊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区”),涵盖8个行政村,10000亩地。
2018年,湖南农顺中标南县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实施项目。该项目是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批复的首个“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南洲镇、浪拨湖镇为试点的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投资,投资规模约2.83亿元。
了解到南县创新区“把土地整治、乡村建设、农业产业结合起来”的需求后,湖南农顺认为这是个极好的试验机会。“生态宜居,让鸟儿回来,提供就业,让年轻人回来,文化重建,让民风民俗回来”。这是湖南农顺现代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波描绘的一幅乡村画卷。于是,湖南农顺出资1.5亿元在南县实施10000亩旱改水项目产生的大部分利润,都继续用于反哺乡村建设。
2019年8月,湖南农顺所承担的10000亩旱改水项目施工已经接近尾声,等待相关部门的验收。当年8月2日,在湖南省南县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汇报会上,姚波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负责人介绍了“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交通、产业、文化三方面的规划,得到了高度认可。
“我们有信心,通过南县试点推出一套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湖南农顺现代发展有限公司为益阳南县描绘的乡村新画卷,吸引了大学毕业的骆山河。“我当时是抱着试一下的态度过来应聘,做这个养殖的工作。”返乡大学生骆山河告诉记者,“现在上半年养南美白(虾)的话,每亩产到500斤,每斤可以卖到28-29块钱,利润还是比较巨大的。”
南山村被称作“稻虾第一村”,稻虾产业是村里的经济支柱,湖南农顺进驻后,在村支两委的动员下整村进行了土地流转,大面积开展“旱改水”土地整治,为稻虾产业的进一步扩产创造条件。半年十几万元的养殖收益让像骆山河一样的年轻人安心留在家乡继续发展,而这正是农顺公司配合南县县委县政府打造的乡村振兴“南县模式”中的一部分。
南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在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又一个示范性缩影。“2011至2021年,我们南县累计建成了高标准农田面积一共62.56万亩。”南县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给春耕种植打好了基础,农民可以放心扩大规模。
若干年前的农田改造,习惯沟底硬化,边坡水泥上顶,由于没有阻滑墙,少有伸缩缝,几年之后“起泡、滑坡”等现象层出不穷,很多沟渠失去了水体净化、生态修复功能。南县白吟浪村中有一条3700多米长的土沟渠,全部要升级成标准化混凝土衬砌灌排渠,这里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农田进行灌溉和排涝会更加方便。
△生态渠改造前
△生态渠改造后
“地好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高了!”南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田规模化流转的潜能得到了极大释放,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到70%以上,土地租金提高到800元/亩,农民就近就业人均务工年收入近2万元。
益阳市南县南山村党支部书记赵志祥逢人就谈起村里的变化。“土地整村流转,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次是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房前屋后,环保意识都得到了提升。”他告诉记者,“现在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流转之前400块钱一亩,现在800块一亩,农民到企业打工获得收益。还为脱贫攻坚起到了助推作用,企业落地后,所有的贫困户根据劳动力的情况,优先解决工作。”
在南山村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将生态、生产、生活统一的细节比比皆是。
“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乡村的湿地公园,大幅度的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了用地的集约节约,为南山村提供了冬季的生产用水。” 湖南农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波说,“这种乡村发展的模式是统筹协调的模式。始终把产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土地综合整治就有了方向,乡村振兴就有了抓手。”
姚波相信,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乡村被改变。
来源:潇湘晨报
记者:章杨梓昕
通讯员:邹礼卿
往期 ·推荐
再强调再部署!省厅全面贯彻落实2022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世界地球日|千年矿山,又见青绿——郴州柿竹园矿区点亮绿色发展新思路
世界地球日|砂石码头的复绿蜕变 ——“天眼”技术助力洞庭湖旧貌换新颜
世界地球日丨百年锡矿登上国际舞台,生态修复新模式换来“金山银山”